一、蛋白质的判定标准是什么?
根据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共识,一种物质能否被称为“蛋白质”,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:
(1)从组成看,必须由20种标准氨基酸作为基本结构单元,且氨基酸间由肽键连接;
(2)从结构看,具有高级结构,即具有二级、三级、四级结构;
(3)从生物功能看,具有催化功能、结构支撑、免疫调节、修饰与信号传递、能量与代谢等;
(4)从分子量范围看,通常情况下,分子量大于10KDa(非绝对)。
对于分子量范围的判定标准,目前尚有争议。有的观点认为分子量大于5KDa(非绝对)就可以称为蛋白质了。分子量只是一个方面,应该综合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判定。
二、什么是水解胶原?
通常,天然胶原经酶/酸彻底水解后生成的多组分混合物称之为水解胶原,它包含明胶(部分水解中间体)、胶原多肽、寡肽、游离氨基酸及非蛋白物质(如糖胺聚糖)。其生物活性不仅取决于分子量大小,更依赖特征氨基酸序列(如Pro-Hyp),且非肽组分具有协同生理功能。